柴罡:不创新,就灭亡

 

人物介绍|PROFILE

 

柴罡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校友

少海汇 创始合伙人

国信华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全国退役军人服务平台筹备委员会 副主任

 

主动跳出安逸但滞缓的生活节奏,柴罡有勇气和能力破自己的局、革自己的新。而一路走来,从未间断的摸索、试验、创新也成为他如今打造出“少海汇”生态圈的基石。曾经“想要换一种活法儿”的他,今天正稳稳当当地越走越远。

 

01

 

 “谁都只有这一辈子” 

 

高薪、稳定、体面,还能相对清闲,二十年前,在陕西省文物局工作的柴罡几乎拥有当下众多年轻人择业时看重的一切优势因素。陕西是中国重要的文物资源大省,也是全国仅有的四个正厅级文物局之一,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此沉淀、延续,时至今日,已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21世纪初,中国文物在对外交流的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走出国门拥抱世界,也吸引着全球各个文化圈中著名博物馆的目光。柴罡明白这将是巨大的时代转折点,他着手搭建了陕西省文物局官方网站,为这个古老的文化之都架起连接远方和未来的桥梁。

 

“ 美国大都会、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梵蒂冈博物馆......当年很多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加深文物交流,他们来到中国,第一站当然就会想到兵马俑。

 

柴罡因此有机会遍游全球历史文化胜地,结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中国历史,包括历史的各类承载方式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对于本身热爱文化的他而言是享受且珍惜的经历。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四年,当周围的同事愈加沉浸在舒适的环境中,柴罡却察觉到自己的生活慢慢变得“养老”起来。正值30岁左右的盛年,“在自己的办公室,就快到了每天看报纸、聊天儿、混日子的时候了。”而望向外面,欣欣向荣的市场经济大潮也冲击着这个年轻人的内心。

 

离开陕西省文物局不是容易的决定。在老一辈传统家长的眼里,正经职业只有三个——公务员、老师、医生,其他都属于无业游民。而在柴罡的眼里,未知和冒险预示着无限的生机,一眼望到终点的人生才仿佛是生命的“消亡”。他站在了新旧世界的分水岭,心里的答案很清晰。

 

“ 除了随展,我的生活已经变得比较单一和固定。但是我觉得,人生是需要多经历、多感受、多折腾的。我还是想要多看看世界,想换一种活法儿,谁都只有这一辈子嘛。这可能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所谓不安分的内心吧。

 

02

 

 结缘海尔:

共同价值观之上的坚固友谊 

 

1985年,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时为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当众怒砸76台存在质量瑕疵的冰箱,震撼了业界。从那时起,海尔上下焕然一新,逐渐崛起,一度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家电公司。这把著名的铁锤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段故事至今为人称颂,也深深感动着柴罡。

 

到21世纪初,海尔的掌门人张瑞敏又敏锐地捕捉到“大家居”时代的来临。彼时还在文物局工作的柴罡由衷钦佩张瑞敏首席的个人魄力及其塑造的海尔文化底蕴,而命运将在不久的未来把柴罡和张瑞敏亲自命名的公司“海尔家居”紧紧联系在一起。

 

“ 在那样一个凭票购买冰箱的时代,说实话,一点小瑕疵有多重要呢?但他竟然敢向传统的理念挑战,直接砸掉冰箱,维持了海尔的品质。随后他们又开始探索新的技术方向和管理模式,包括张首席后来提出的著名的‘人单合一’理论,我认为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们总是在试验和创新,我很认可、很敬佩这样的价值观,所以创新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那之后,海尔计划在天津落地LED和电冰箱生产线,由此推动整个华北的战略部署。在此契机下,柴罡为海尔提供了许多政务咨询和战略咨询。并受聘成为集团的战略顾问。相似的价值追求是双方合作越加紧密的基础。

 

科技发展的速度总是超乎人们的想象。柴罡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与当时的海尔家居(后更名青岛海骊住居科技股份公司)共同构想着“大家居”“智能家居”的时代前景,希望能将现有的技术与家具家电进行融合,运用最新的科技让“家”智慧起来,让它更聪明地为人服务,让使用者获得更佳的生活体验。从移动互联成为新一代人机交互方式到IoT(物联网)兴起并开始渗透人们的社会生活,柴罡与海尔家居又开始探索如何以家居为切口,紧紧握住这张通往IoT生态的门票。

 

这是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 我们从那时开始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如此看重海尔家居这个公司,也是基于我对海尔家居领导人刘斥先生和他的团队多年的了解和信任。” 

 

2014年,柴罡创立国信华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年以相对控股的高比例收购了海尔家居的部分股权,将基金创立后的第一笔募资全部投进了海尔家居。

 

 

而由于一些业务传统的僵化,此时的海尔家居已经陷入了比较严重的运营危机,面临集团的放弃,改变迫在眉睫。彼时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针对濒临绝境的现状,柴罡配合时任海尔家居总经理的刘斥,在海尔集团时任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时任轮值总裁周云杰的大力支持下,调整管理思路,顺应“双创”的政策号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将海尔家居从海尔集团内部孵化了出来,使之成为从海尔这个航空母舰般的巨大型企业孵化出的无数个小规模舰队里面最有生命力的一支队伍。

 

之后,沿着多条上下游产业链,柴罡和少海汇人通过对一系列家居企业的收并购,成功打造出目前中国智慧住居生态圈的领导者——少海汇。不少曾经在海尔身据要职乃至堪称“一方诸侯”的高层管理人,主动放弃自己在海尔集团的股份,投入到少海汇的建设中。这种主动革新的勇气,也令柴罡肃然起敬,并对少海汇的未来更有信心。

 

03

 

 从榕树文化到热带雨林 

 

 

少海汇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两层含义。一是总部位于美丽的青岛胶州,少海湿地,二是里面大量从海尔出来的员工和孵化出的小微企业,就如同一个个朝气蓬勃、前景广阔的“少年海尔”。

 

在少海汇创始合伙人柴罡看来,少海汇是一个区别于传统组织架构的、去中心化且能良性循环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 过去所有的管理模式都不适应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了,而管理模式的调整离不开更深层次的组织架构、管理理念的更新,我们就是把自己作为一块试验田。

 

 

“热带雨林”是对海尔企业核心文化“榕树文化”的拓展延伸。在这个生态圈内,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可以选择自成体系独木成林,也可以选择更紧密地抱团取暖。但无论选择哪种生存模式,前提是愿意真诚地共享资源,互为依托、互为验证、互为支持、互为市场。“其实什么事都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你是否具备宽广的胸怀,是否愿意在接纳他人的同时开诚布公,每个人都是能互相感受到的。“

 

而实际上,在“去中心化”几乎变成一个口号的市场环境里,能真正发挥其价值的企业并不多。柴罡不愿做行动的矮子,他帮助少海汇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能让“去中心化”落地的方案——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家居定制平台,吸纳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构建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和上下游产业链合作资源,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创新迭代。

 

通过“资本+产业集群”融合模式,少海汇在助力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快速拓展市场的同时,借助资本力量积极投资智能家居上下游企业,构建起产业融合基础上的全产业链生态圈。生态圈分为三个圈层,在合伙人议事规则的指导下,少海汇的生态成员企业定期召开合伙人大会,由轮值召集人将所有合伙人召集在一起,汇报业务、头脑风暴、统一战略思路......然后整合可共享的资源,设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让每个企业在有所贡献的同时有所获得、有所成长。截至目前,少海汇生态圈66家成员企业中,包含1家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规上企业、17家“专精特新”企业,夯实了少海汇在家居不同领域的产业实力。

 

柴罡认为,这样的模式相较于协会、联盟更加紧密,但又比集团、公司更加灵活,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企业间的互信成本,让大家独立管理,不存在一损俱损的风险。与此同时,又能让各企业和整体生态无缝对接,无论是需要人力、财务、法务,还是供应链、资金、市场,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 我们的生态雨林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谁也说不准这棵最有生命力的树可能是谁,也许现在是海尔家居,但将来也可能是科宝博洛尼,也可能是任何其他企业。它不依附于特定的哪一家企业,而是有很强的自我代谢能力,可以长久地留存下去。

 

 

end

 

 

总   策   划 | 王文泊

责 任 编 辑 | 李   昱

撰   稿   人 | 孙铭怡

 

 

◆  欢迎关注商学院人物  ◆

 

 

 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更多信息 

 

 

 

  更多商学院人物  

 

 

 

 

  欢迎关注商学院人物

 

 
 

讲述人物故事 传递商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