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向爱而行
人物介绍|PROFILE
王娟
长江商学院 校友
北京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 理事长
无论是二十岁时决定只身一人从徐州来到北京,还是离开央视进入商业集团,又或是创立自己的公益事业,前央视主持人、现“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娟始终在探索新的方向和可能。她以自己的节奏专心地跑着这场人生的马拉松,而“爱”是这一站的目的地。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01
总在把兼职做成全职
王娟最初走进大家的视野是以“央视主持人”的身份,但她告诉我们,做主持人其实不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而人生往往就是这么有趣,因果轮转,环环相扣,最后偏偏导向了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方向。
在学生时代,每个班里似乎都会有那么几个轻轻松松就能格外优秀的学生,王娟便是其中一员。她仍记得自己当年学习理科特别厉害,几乎次次物理、化学、生物考试都是满分,“至今都不明白升学考试中扣掉的几分是错在哪了”。这样的学生,按照今天常见的教育培养模式,或许该升入重点高中,再考入重点大学。
但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王娟走向了另一条路。恰逢国家急需人才推动经济复苏的时期,她加入了初中毕业便直接“被掐尖”到中师和中专的那一批人。19岁,从师范学校毕业的王娟带上了“干部编制”,但自觉年龄太小,无法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在父亲的建议下,她进入了地方电视台。
真正开始工作后,她却发觉这份工作“太过轻松”,也正因此,上大学的念头在王娟心里萌芽。沿着电视台的工作经历,又综合考虑参加自考的学科优势,王娟最终选定中国传媒大学(时为北京广播学院),并以江苏省文化课加专业课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被中传的播音主持干部专科班录取。
在那个电视媒体为王的年代,从中国传媒大学这所播音员、主持人的最高学府出来,电视台自然成为了工作的第一选择。王娟的同学们几乎全部进入了省电视台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市电视台工作,其中不少人至今也仍在工作岗位上。
没想过要“吃主持人这碗饭”的王娟,却由于出众的专业能力和种种机缘,成为了当年班里唯一进入央视做主持人的毕业生。王娟非常珍惜这珍贵的机会,但同时也无奈地发现,兜了这么辛苦的一圈,自己仍未找到真正理想的工作状态——由于负责的不是核心栏目,她每个月只需要拿出两个半天,去台里化完妆照着稿子一念,工作任务就完成了。
而所谓“悠闲”的背面,是难以驱散的无意义感。实际上,年少时的王娟心底一直有成为企业家的梦,只是一再被生活的河流推着走,始终未敢轻易逆行。后来应朋友的邀请,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才终于开始接触纯粹的商业运作模式。在这家公司里,从一个基层的专员,到分管销售部、市场部副总,再到子公司的实际负责人,王娟像一只找准了风势的风筝,顺利地越飞越高。
当说到之后也是从帮朋友兼职打理公益基金,到最终成为一家5A级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理事长,王娟笑言,自己的职业生涯似乎一直在“把兼职做成全职”。但我们明白,这是因为她总是在不停地寻找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地。而正如呼喊终会有回音,对于这样充满生命力的人,生活也会把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推到她的面前。
02
“我要捐钱”
2008年5月12日是令所有人锥心刺骨的一天,汶川大地震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去了数万条生命,无数个家庭在这一天分崩离析,无数人的一生在这一刻被改写了命运。
王娟最初去央视实习时是在军事部,负责编辑各军区的新闻消息。而大地震发生后,首先进入灾区的便是这些部队的战士,以及奔波在各个军区记者站的前线记者。在王娟的眼里,这些都是自己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
“ 那些战士,你知道他们去了之后可能是回不来的,他们也知道自己可能是回不来的。”
那时已离开央视的王娟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奔赴现场,自己却只能干着急。她时刻关注着电视里的地震新闻,越是直观真实的场景则越震撼着她的内心。
王娟说不出话,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有一天,她发现国家开通了地震捐款渠道,毫不犹豫地,她立刻开着车直奔银行。
“ 那天我印象特别深。上午下着小雨,我没跟谁说就自己开车去银行了。到了之后,业务员问我要干嘛,我说我要捐钱,她问你捐给谁,我说我也不知道......她就指着一份名单,说这几家都是能收地震捐款的,你选一个吧。”
自己捐完款之后,王娟又在集团公司内部组织了一轮募捐。2008年汶川地震后,央视长时间的深入报道激发了全民的捐赠热情,开启了行业内大家公认的中国公益元年。这是王娟首次将自己发源本心的公益善念落地到真正的公益实践之中,这颗公益的种子就此埋下,之后,命运会为它浇水,让它生根。
03
一旦遇见就不会放开爱的手
王娟真正参与公益项目是从“众基金”开始的。虽然只是捎带着手帮朋友盯着,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切身地观察着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的现状。所以,当这个项目终止时,她反而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中国非常需要这种慈善力量,如果我们有可能解决这些资金、技术上的难题,还是要继续做这件事情的。”
经过详细、慎重的调研,王娟团队逐渐将目光聚焦到听力障碍儿童这个群体上。在调研过程中,王娟也遇到了爱的分贝资助的“第一个小孩”,实际上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名叫澎澎和灏灏。
澎澎灏灏的父母是河北秦皇岛市一对普通的小夫妻,两人结婚好几年后,终于有能力在当地一个老小区里买下一间二手房,这才敢生自己的孩子。双胞胎男孩,特别高兴。结果喜悦没持续几天,俩孩子都诊断出了听力障碍。夫妻俩拿出所有积蓄,又到处借钱,才给孩子戴上助听器。过了一年,带孩子到石家庄的大医院做检查,才发现是极重度的听力障碍,需要植入人工耳蜗。
这个妈妈问医生,“多少钱?”——“40万”。
听到这个数字,她心里咯噔一下,只有一个念头:死吧。
好在当地媒体报道了这则求助,一位匿名企业家主动资助澎澎灏灏完成了耳蜗手术。但接下来还需要进行配套的康复训练,又是一笔钱。当王娟遇见这个家庭的时候,妈妈正因为欠了康复中心学费准备带孩子回老家。为了支持这个家庭,王娟在微博上拍卖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唐卡,澎澎灏灏最终也顺利康复。这之后,妈妈还主动捐出了打零工赚的钱,希望王娟带给下一个等待帮助的家庭。
每每讲起这个故事,王娟都忍不住潸然泪下。实际上,亲眼见证这一路的坎坷和最终的结果后,王娟越发确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巨大的意义,也正是这个家庭给了她莫大的决心——“这个群体我们一定得帮,而且一定要帮到底”。
“ 听障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要得到有效的救治,他们可以和听力健全的孩子一样进入普通的学校学习。我们希望能为这些听障儿童的家庭提供一站式的救助服务,从孩子被发现有听力障碍开始,我们会陪这个家庭一直走下去,直到孩子可以进入社会自食其力。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当我们改变这一个孩子的命运时,其实改变的是整个家庭,甚至三个家庭的命运。”
04
专业人做专业事
王娟十分强调公益的专业性。很多不太了解公益的人常常会觉得,“做公益嘛,有情怀就够了”。但在王娟的眼里,公益首先是一个行业,和商业公司一样,这里面的从业者应该是非常职业的,使用的方法也应该是非常专业的。她提倡“人人公益”,也提倡“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做公益”。
在王娟看来,公益项目的立项模型其实和商业公司的没有太大差异,只不过换了个名词。而运营好一家企业,正是王娟积累多年经验的长处所在。在研究了国内外众多组织管理模式之后,她用现代化的商业思维迅速搭建起了一套科学、完善且适合爱的分贝的运作架构。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平等的,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其中”,基于这个理念,在爱的分贝启动仪式上,王娟与30多名联合发起的主持人一起倡议——每个人每年愿意拿出33个小时用于听力障碍群体的救助。因此,在项目的整体设计上,也有许多让主持人参与其中的环节。
例如在评审会票选机制的设计上,为了增强发起人与救助对象之间的互动,缩短“心的距离”,同时以商业化的途径使公益资源更高效、更公开地链接到最需要帮助的家庭,这些播音员、主持人将在评审会上逐一阅读每个家庭的评审材料,共同参与决策,投票选出救助对象。随着申请的孩子越来越多,评审会也从过去的每3个月召开一次,变成如今的每2个月召开一次。
在前期调研时,王娟还发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辛苦地备齐了某个项目的全部申请资料,提交之后却石沉大海,从此杳无音讯。王娟明白这些申请者等待反馈的焦急心情,因此她要求,不论是否通过,所有的申请必须有“回音”,“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当每个家庭提交申请资料入库后,就会开始走严格的工作流程,并设定“最终期限”——3个月,必须给出答复。
在财务透明这条公益组织“生死线”之上,王娟则对爱的分贝有更苛刻的要求——过程也要透明。她创造性地引进了“第三方”,即为全国各地每个申请救助的家庭一一匹配志愿者,从志愿者实地走访申请家庭到项目团队定期反馈进展给志愿者,既实现了有效监督,也实践了“人人公益”的理念。此外,爱的分贝也是第一批上区块链的公益组织之一,上链后资金可溯源,交易也不可更改,努力做到全过程的透明化。
从最初只有一两位熟人志愿者,到现在全国各地共4000多名志愿者;从最初一年只能资助几个孩子,到去年仅耳蜗手术资助项目就完成了450多例,“意味着每一天都有孩子做手术,每一天都有志愿者去做走访”,爱的“分贝”正在越来越“高”。在各方的交口称誉中,爱的分贝也慢慢浮现出自己的关键词——温暖、专业、可信赖。很多得到资助的家庭还匿名寄来礼物,真诚地向爱的分贝表达感谢。
“ 刚开始我们也不愿意收,但经常没法知道是谁寄来的。所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把所有寄来的东西放在茶水间,在旁边做了个小的捐赠码,大家就扫码随手捐,然后自取。我一直告诉团队,做公益,初心很重要。我从不会抱着求回报的心态,是我们该感谢这些家庭——谢谢你们,让我们的爱心有处安放。”
end
总 策 划 | 王文泊
责 任 编 辑 | 李 昱
撰 稿 人 | 孙铭怡
视 频 编 辑 | 陈希希
◆ 欢迎关注商学院人物 ◆
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更多信息
更多商学院人物
欢迎关注商学院人物
讲述人物故事 传递商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