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轩 | 对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在北京召开

 

民之所盼,我之所呼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开局之年

2023全国两会有何新看点

您最关注哪些民生问题、社会热点

传民声、汇民意、聚民力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

清华大学的代表委员们参与其中

履职尽责 贡献智慧

 

今年,清华大学有9位全国人大代表、13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两会,履行庄严使命,贡献真知灼见。他们分别是全国人大代表王小云、王希勤、田轩、李蓬、陈晔光、周光权、程京、蔡继明、薛其坤;全国政协委员王光谦、王梅祥、白重恩、李景虹、吴建平、陆建华、陈冯富珍、欧阳明高、罗永章、施一公、段文晖、聂鑫、戚益军(按姓氏笔画排序)。

 

各代表委员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国计民生,反映师生心声,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展现清华智慧与风采。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MBA教育中心主任、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作为新一届人大代表的一员,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学习并沉浸式感受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盛况。

 

以下为田轩教授撰文《新代表履职记录:对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转自微信公众号“田轩的田字格”。

 


 

新代表履职记录:对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

田  轩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有幸作为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一员,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学习以及沉浸式感受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这场盛会。

于在开局之年汇聚最大团结前进的合力,这是我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最大感受。在听取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对于初进会场时感受到的那种合力,我和所有出席会议的代表一样,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作为理解上一年并把脉中国新一年发展路径的重要文件,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探究中国政策方向的窗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以“稳中求进”为主基调。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进入风高浪急的动荡变革期背景下,2023年我国“稳”和“进”的脚步更加务实:以重拾确定性为核心,拼经济作为关键词,重回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从疫情向常态化回归的第一年。推动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事关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总体来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在于实实在在地触及了修复信心这一核心问题,呈现出“短、精、实”的特点。

2023,为什么是5%?

每年全国两会,GDP增速是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这一目标确定在增长5%左右。这是在客观、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稳中求进地综合考虑了稳大盘、挖潜力、保民生、防风险等各方面因素的结果。
从“稳”来看,虽然随着优化防疫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等政策出台和落地,加上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今年经济增速较去年会有显著提升,这无疑是大概率事件。但综合目前较为严峻的国际形势,对经济的温和复苏保持克制谨慎态度,能够保持“十四五”承上启下关键之年的阶段性均衡状态。
从“进”的方面说,按照学术界研究团队的测算,要想实现“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未来15年里,我国的年均GDP增长速度需要达到至少4.8%。2023年GDP锚定5%,略高于4.8的平均线,是全力推动经济从非常态疫情模式重回“发展为第一要务”模式的“定心丸”,体现了国家“进”中谋“暖”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态度。
行稳致远不仅需要方向上的精准定位,更需要在具体的领域科学谋划和精准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八大方面部署组成了一整套关于修复与重建的政策“组合拳”,在“稳信心、提动力、挖潜力”方面作出了统筹性的安排

稳信心:守护民营企业

报告在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及了民营企业产权与权益的核心问题,是十分务实和精准的。随着我国进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当下发展民营经济的的关键,还是加快修复并提升信心的问题。
围绕修复信心这一经济工作重点,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各项举措力度和精度还应进一步加强。具体说:
首先要持续强化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法治保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守市场化、法治化思维,给予民营企业稳定的预期,鼓励民营资本在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加大投资。完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机构体系建设。保证营商环境举措创新有充分空间,因地制宜、推动各地营商环境举措创新向特色化、个性化、定制化方向拓展。在服务供给方面,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进一步打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破除行政壁垒、全面推进公平竞争;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商业各方面的供给与服务质量,促成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秩序规范的市场格局。
其次是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化解民营企业资金困境。建立助企纾困常态化机制,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及经营运营成本,持续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优化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机制,设立民间投资引导基金,对专精特新企业实施特殊授信、担保和上市扶持。由各级政府牵头,鼓励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手段参与成立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基金,帮助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但短期出现融资困难和财务困境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提动力:让消费更暖一点

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放在首位的战略布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置于今年八条主要部署的第一条,应该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首次,凸显了消费在让国民经济重新“暖”起来中的重要地位。
今年开年以来,在春节假期的拉动下,尽管我国居民消费已经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回暖迹象。但仅是“回暖”,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疫情扰动因素减弱,通过政策精准加力,进一步做强内需市场,让消费“热”起来,是当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提振消费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有地方花。具体说,要想有效打通消费堵点,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解决让居民“有钱花”的堵点。长期来看,发展型消费其实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仅仅是以优惠促销等手段刺激消费,消费总量本身不会凭空增加,甚至可能会加大供求波动,关键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根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中,工资收入占比过半,是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基于这样的收入结构,增加居民收入必须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基本点,扎实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零工市场、赋能零工就业,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其中,特别是要关切体制外众多劳动者的就业,围绕他们的劳动保障、收入保障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此外,还要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稳定有序的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居民灵活就业。
其次是要做实民生保障,让居民“敢花钱”。消费能力的释放,需要依靠消费意愿来触发。而对于消费意愿来说,坚实的民生保障是核心支撑点。对此,要针对性地缓解民生领域的“五座大山”(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对于老百姓的压力,确保民生支出,确保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行之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惠民水平,着力加强特殊群体关爱,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
此外,还要扩大新型服务消费供给,扩展消费空间,让居民兜里的钱“有地方花”。与传统单向的商品购买和使用不同,新型消费具有深度融合性、配置高效性、发展持续性和循环畅通性等突出特征,是拓宽内需新空间、提升内需韧性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对此,发挥消费升级的引领功能,鼓励消费场景创新和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丰富多层次多元化商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完善城市和农村不同层级的消费载体;打造更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

“挖潜力”:宏观政策精准“呵护”

在经济重启的转折期,基于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宏观面会自然拥有一个内升反弹动力。因此,2023年的宏观政策应该以呵护为主,并利用美联储加息空间收窄的时间窗口,在财政政策上适时精准加力。
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总体安排。可以说,货币求稳求精、发力重在财政力量,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
为了对冲疫情反复冲击以及全球通胀输入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在2021年底其实已做出预期转弱的判断,宏观政策也开启了趋向宽松的调整。然而,截至目前,以信贷为表征的微观主体预期仍然没有明显扭转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越来越小。那么,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政策就应该是围绕财政政策这一核心,加快超常规投放的节奏。
2023年的财政赤字率安排在3%,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力提效”的部署,这能够在确保财政风险总体收敛的基础上,有效增加总量可控的债务,使GDP这一分母更快增长。未来,财政政策投放应在“提效”方面下功夫:聚焦需求侧与居民端,出台在规模和范围方面均超常规的政策组合,如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规模、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保护投资与三农、扶贫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开局决定未来发展的全局,起步决定未来发展的后势。我们已拥有的,是来自于超大规模市场、精准政策与坚韧勇敢的人民凝聚而成的经济韧性;我们期待的,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引下,充满信心与活力的中国经济能够稳步拾而上,在机遇面前不懈怠,在风浪前不慌张,找到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为全球发展注入信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