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四十不惑

 

人物介绍|PROFILE

 

刘汉元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EMBA校友

长江商学院 CEO项目校友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

 

2023年8月2日,《财富》杂志发布最新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通威集团以319.44亿美元营收位列第476位。这是通威集团首次上榜,也是世界500强榜单中首度出现的光伏企业的身影。

 

双碳背景下,光伏成为近些年的热门话题。在业内,刘汉元的名字大概无人不晓。四十年间,其创始的通威集团从农业起家,又半路进军新能源,在前后两个领域都表现亮眼。如今,通威也逐渐勾勒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蓝图——“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的“双绿色未来”。

 

能够抓住机遇成功转向,挺过数次寒潮,实现如今难以超越的行业地位,刘汉元被不少媒体贴上“传奇企业家”的标签。那么,一路走来的通威,如何扛过压力和寒潮,坐上如今的位置?

 

01

 

 四川农村的“天才鱼贩” 

 

 

刘汉元的第一桶金来自渔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汉元从四川省水产学校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当地一个渔场,担任淡水养殖技术员。改革开放初期,这个行业相对“冷清”,“吃鱼”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算是一种奢侈。

 

在西南乡村,整体的资源匮乏和技术落后致使渔业发展更缓,产量极不稳定,鱼肉价格高,需求低。难得的是,即便面临诸多的不利因素,刘汉元仍显现出非凡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技术出身的他首先在专业方向上寻求突破,很快对原始的池塘养鱼方式做出改良,自创了一种新技术,后称为“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养鱼地点从池塘切换到水库,在不影响渠道过水的情况下用网箱固定鱼苗。

 

就像技术迭代前常常面临的那样,起初无人支持,质疑声不断,直到刘汉元东拼西凑,攒出研究经费,最后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产量果真大幅提高,甚至创下四川省的新高产记录。

 

这引起不小的轰动,逐渐被推广应用至全国。地方政府还表彰了刘汉元的贡献,授予其“科学养鱼能手”称号。那一年,他刚刚20岁。

 

到了九十年代,渔业在全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中迎来发展热潮。对于刘汉元而言,水产饲料这个创业方向出现得水到渠成。

 

在养鱼时,他就意识到饲料质量会大大影响鱼肉品质,于是在饲料的研究上下足了功夫。渐渐地,刘家的鱼饲料在周围养殖户中积累了很好的口碑,买鱼的顾客和买饲料的顾客几乎平分秋色。

 

遍地开花的经济环境中,刘汉元察觉到水产饲料的需求正在飞速上涨,而他不仅对此已经颇有研究,还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如果继续一心扑在养鱼上,反倒可能把路走得更窄。最终,他下定决心,租了个厂子,“集中精力做起了鱼饲料生产”。

 

从养鱼户到饲料厂,这是刘汉元事业路上的第一个重要转折。从这个选择中,也已经可见他高屋建瓴、总是走在时代浪潮之前的眼界和勇气。

 

在饲料厂创业的最早期,刘汉元就已经明确自己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这成为他此后数年不变的准则。据称,刘汉元的“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一开业,凭着口口相传积累的信誉,“排队购买鱼饲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

 

旺盛的市场需求、声名远扬的产品,又借着时代东风,饲料厂在刘汉元的用心经营下迅速扩张,1997年更名为四川通威饲料有限技术公司,寓意“通力合作,威力无穷”,成为通威股份的前身。

 

这一年,通威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七年后,通威股份成功上市。如今,通威早已成为全球全球饲料行业的龙头。

 

02

 

 光伏,新蓝海 

 

千禧年前后,除了继续发展饲料业务,刘汉元也开始把目光投到光伏领域。这是大势所趋。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导致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则是人类活动中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

 

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碳排放压力大,同时也因其不可再生性而面临储量减少的问题。很多国家都意识到,除了降低传统能源的碳排放量,更科学的能源政策应当是积极开发新能源。

 

因此,欧美各国开始了能源转型的探索。在众多类型的新能源中,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具有来源确定、分布广泛、转化过程相对简单等优势,成为各国关注焦点。红利刺激下,一时间,全世界的光伏行业热闹非凡。

 

其中,德国最为瞩目。2004年,德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实行上网电价法,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也拉动了整个世界光伏产业发展。这部法律后来也成为了不少国家的新能源法模版。

 

在国外良好的政策驱动下,国内的光伏舞台也变得精彩。尚德集团、汉能集团、赛维集团等一批光伏企业纷纷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成立,短短几年时间,造就了施正荣、李河君、彭小维等数名地方乃至全国首富。

 

光伏风口正盛,而在饲料行业已走到头部的通威,继续发展饲料业务的空间已经不大。刘汉元瞄准了下一片蓝海——光伏。

 

虽然是在最热时入局,但刘汉元并不是盲目投资的玩家,进军光伏是他谋定而后动的决策。在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读DBA时,刘汉元的研究主题正是新能源。这期间,他以《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能源战略的选择》为博士论文题目展开了长期而充分的调研。

 

这让他更加确信,“光伏发电可能是人类未来一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成本低廉的清洁能源”,“如果以前算天亮前路径的探索,今天的光伏产业刚好处于早上八九点的状态,大量规模的应用,80%、90%甚至更高的比例还在后面”。

 

 

图源36氪

 

 

03

 

 通威,“没什么故事” 

 

在通威正式切入光伏赛道的前后两年,全球光伏市场的确还是一片宽广的蓝海,当时,无锡尚德、天合光能等光伏巨头已经迅速崛起,赴美上市,后来者也纷纷赶上。

 

实际上,从行业周期来看,通威刚入局时只抓住了第一轮光伏热潮的尾巴。2008年的金融海啸,以及随后的“双反”,让高度依赖海外的国内光伏行业在2012年前后陷入最严酷的寒冬。行业内哀鸿遍野,倒闭潮来势汹汹,一些曾经的光伏巨头如尚德、赛维也没能逃过。

 

而困难时,才看到一家公司的底色。

 

当光伏行业一轮接一轮地洗牌,通威却似乎跳出了周期定律。用刘汉元的话来说,通威没有大起大落,甚至“没什么故事”。

 

对这样已经达成一定高度的企业而言,无波无澜反而是最难得的状态。这背后或许有复杂的成因:强大的战略定力、十余年的多晶硅积淀、饲料业务的稳定输血、成功冲破技术封锁......

 

结果是,“在中国西南地区,当年光伏企业原本有十多家,几乎只有通威活了下来。”

 

2013年,为完善产业链布局,补齐中游的技术短板,刘汉元以8.7亿元逆周期收购赛维合肥工厂,后者曾是全球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单体规模最大的公司。凭借这一举措,通威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

 

这些决策都显露出刘汉元审时度势的眼光。近几年来颇受关注的是在2020年国内疫情爆发、各行业停摆的情况下,刘汉元没有像大部分同行那样收缩,反而逆势扩张。看似“冒险”的举措,却成功让通威赚得需求释放之后盆满钵满的丰收。

 

在不少跃起或跌落的关键节点上,他都为通威做出了正确选择。

 

一边是农业,一边是光伏,两个看似毫不沾边的业务领域,近些年来正被通威创造性地联系起来。早在2014年左右,通威就依托自身在农牧业和光伏产业链领域的优势首次提出了“渔光一体”的构想,至今已打造超过50个“渔光一体”终端基地。

 

通威“渔光一体”基地  图源|南方人物周刊

 

 

同时,通威也在更加积极地展开光伏全产业链条的布局。收购合肥赛维后,在上游的高纯晶硅生产和中游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两大环节,通威都逐渐坐稳全球领先的位置。

 

而在产业链中游,除了已位居第一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板块,通威于去年宣布进军高效组件生产板块,放出“要么不做,要么行业前三、争取第一”的豪言,让头部的隆基、天合、晶科等企业感到不小的压力。

 

今后,通威能在世界光伏舞台上如何大放异彩,全球都在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 毛晓龙.通威股份光伏板块战略研究.2020.西南财经大学,MA thesis.

[2] 张云鹏."“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节能与环保.2022.

[3] 王青, et al."中国及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太阳能.2022

[4] 南方人物周刊.为什么是通威?刘汉元和他的千亿光伏帝国.2023.

[5] 财新网.通威刘汉元:光伏往事|财新时间.2023.

[6] 能源圈.一家中国企业的成功样本:乘势、求是与成事.2022.

[7] 通威集团官网.全球光伏行业首家!通威集团荣登《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2023.

 

 

end

 

 

总   策   划 | 王文泊

责 任 编 辑 | 李   昱

 文 字 编 辑 | 孙铭怡 

 

 

 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更多信息 

 

 

 

 

  更多商学院人物  

 

  欢迎关注商学院人物

 

 
 

讲述人物故事 传递商业观点